商務部:關稅減讓有利于推動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
更新時間:2018-07-08 13:26:15 字號:T|T
商務部6月28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到國務院宣布下調對部分亞太地區國家商品的進口關稅相關問題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回
商務部6月28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到“國務院宣布下調對部分亞太地區國家商品的進口關稅”相關問題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回應稱,此次降稅是在《亞太貿易協定》項下采取的關稅減讓。
高峰指出,《亞太貿易協定》是在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的主持之下,為促進南南合作在發展中國家之間達成的一項優惠貿易安排。協定的成員包括中國、印度、韓國、斯里蘭卡、孟加拉和老撾6個國家,覆蓋近30億人口,是我國目前只有一個涵蓋東亞、南亞地區并且在實施的區域優惠貿易協定。
高峰坦言,此次關稅減讓,是基于6個成員國談判于2016年達成的共識。2016年8月,《協定》第四輪關稅減讓談判歷時九年磋商后正式結束,6個成員國同意將對共計10312個稅目的產品削減關稅,并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實施。這將進一步促進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增長,為成員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推動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增強成員國企業和所在國人民的獲得感。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通知,下調部分亞太國家的大豆等產品的進口關稅,絕大多數協定稅率在調整后較非?;輫惵视胁煌潭鹊南抡{,并公布了其他關稅下調的產品清單。通知顯示,自7月1日起,中國將印度、韓國、孟加拉國、老撾和斯里蘭卡大豆的進口關稅稅率從3%調降至零。上述這份清單還包括化學品、農產品、醫療用品、服裝、鋼鐵和鋁制品,這些產品分別獲得不同程度的關稅稅率下調。
以大豆為例,此前,受美國發起的關稅政策影響,中國稱將對美國進口大豆征收25%的關稅,以作為美方對價值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的反擊。
中國進口大豆的三大來源國是巴西、美國和阿根廷。其中,去年有5093萬噸大豆來自巴西,占了中國大豆總進口量的53.3%。美國大豆的比例為34.4%,為至少2006年以來非常低占比,對華出口大豆價值120億美元。中國近期正加大進口來自巴西和俄羅斯等國的大豆,力圖多元化大豆的進口來源。